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芳华,当这般简单且粗决的两个字被用作一部电影的片名时,很难让我想到什么具体的画面,很难想到会有什么具体的含义。直至影院灯光随着飘扬的片尾曲缓慢亮起时,才恍然觉悟,不自觉拍膝称妙。简简单单的芳华二字,不正是对整部片子最凝练浓缩的概括吗?
与昔日作品不同,《芳华》中,冯导一改往日单线叙述的风格,变为四线共行,这也使得影片内涵异乎寻常的丰富。是以,亦有人评论电影主题满溢,观影趣味降低。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反倒觉得如此之下,影片变得更加饱满丰富,耐人琢磨,每个小地方都可以挖掘出一个小故事,越寻思越有味,甚至激起了二刷的兴趣。
影片中的第一条线便是萧穗子。只是隐藏太深,如果不去深思,很难发现萧穗子这个人物对于整部片子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是萧穗子用自己的视角和文笔记录下了影片里的所有故事,是当仁不让的唯一主人公和真正的线索人。穗子时而游离在影片之外,好似就坐我们对面,以经历者的视角回忆昨日般用旁白为我们娓娓说起这个深情款款的故事。时而又投身故事之中,沉醉于缱绻往昔不能自拔。
观影时,突然很懂萧穗子。漫漫时间之路中,谁的人生没有故事呢?有的灿若星河,有的厚如大地,有的浪漫美好,有的辛酸苦涩。人有时候,会特别喜欢回忆过去。而文字工作者,则还会喜欢把美好的故事写出来。萧穗子便是这样一个人,从片中因文笔好被点名为前线战地记者和片尾三人重逢时候的海口书店便可以证明。我想那一天应该是穗子在那书店签字售书或者开粉丝见面会吧。多好,多文艺。
我试想,这么文艺的萧穗子在夜半时候,偶尔会特别想念文工团的那一段时光,那段时光,有青春,有欢乐,有刘峰和何小萍这样的爱情故事,当然也有自己那时候暗藏心中不敢为外人道的小情愫。是以,想念过罢,便动笔把刘何的故事一点一滴写出来,写印象中的刘峰,写初见时候的何小萍,写自己亲眼目睹何小萍是怎么的受欺负,写整个宿舍,写文工团,写一些与刘何两个人相关的点点滴滴。只是,回想过多,写到一半,自己的小情愫又冒上心头,不自觉又陷入对自己暗恋陈灿的深深怀念之中。于是,在海口书店,摸摸陈灿儿子的头,假装不经意问起陈灿的婚姻。嘴角一抹微笑上来,他过得好就好,又一股苦涩下去,原来一切的一切,在多年之后,仍然萦绕心头,陪在他身边那个人如果是自己,多好。
影片的第二条线便是活雷锋刘峰,这是整部影片唯二核心主线之一,不难知道,另一唯二核心主线便是何小萍。
或许刘峰是很多人的一个缩影。质朴、善良、温暖,对身边人极好,极热心,也极重感情。为了缓和文工团间各人锱铢必较的矛盾,主动包揽了团里的脏活累活,热心的为大家服务。出淤泥而独不染,因此获奖无数,人称活雷锋。棱角分明的众人间,他是那么的柔和,柔和得让人忘了他也是个人,还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对着自己暗恋的林丁丁,怕影响她前途不在她入党前向她表白,怕失去她宁可将到手的进修机会大好前途拱手送人,那时候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她重要吧。只可惜,所托非人。甚至在她那深深跌了一跤之后,仍旧痴心不改。这个时候在外人眼里,他应该是由幼稚天真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独立的男子汉了。但是又有谁知道他心中真正的想法呢?请战前线,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不管在谁眼里,这都是一个铁骨铮铮保家卫国的男子汉吧!只有在他心里不是,他只是一个痴情的在情场受挫了的男孩,在向自己赌气,在和命运较真。他说:只有牺牲了,他才能变成英雄,才能被人写进歌里被众人唱诵,也许还能被自己心中的那个姑娘轻轻唱起。也许那时候,她会明白自己有多好,会对自己有一丝丝的想念。
另一条核心主线便是何小萍了。这或许是影片中被注入最多主题的线了。出身奇特,六岁时父亲因文革入狱,母亲改嫁。虽然跟了继父的姓,但自己坐在继父家众人堆里,却感觉不到一个家人的存在。受过苦难的孩子,多感觉被巨大的孤独感包围,多内向,多寡言,多怯弱,受人欺负时,不会想着如何报复,而是想着忍忍就过去了。但是,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又多坚毅,多自强,多心怀善良。一个最缺人善待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也才最能懂得善良的重要性,才最善良。
何小萍的一生是不幸的,她不幸生在一个不好的家庭,不幸遇到一个锱铢必较的文工团,不幸在文革黑夜已褪去的黎明痛失其父,不幸所爱之人只爱其他人,不幸在遗体车前错过了所爱之人。但她也是幸运的,得到父亲确认的爱是幸运,在棱角分明的文工团遇上他是幸运,在朔风凌冽中被赶离文工团是幸运,加入仁爱友善的红十字是幸运,在多年后和他紧紧相拥是幸运。
很佩服她,佩服她无畏,在凌冽的北疆勇于和强大的权力抗争,勇于放弃那个自己厌恶的团体。
很佩服她,佩服她无私,在受人排挤时仍心存仁善,在战火弥漫中用自己的身躯护住身下的病人。
很佩服她,佩服她执着,在众人玩乐的时候一个人执着练习自己喜爱的舞蹈,在所爱之人杳无音信之时执着地寻找。
心若向阳,花开似海。被命运上下摆弄的小萍,将浮游的生活过成了诗。
影片第四条线便是以林丁丁为代表的文工团线,这是推进影片两条主线向前发展的辅助线。第四条线,穿插在整部影片的方方面面,是刘峰线的因,是小萍线的源,是联系和促进两条主线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可以这么说:刘何就似两只蝴蝶,各自上下纷飞,偶然会飞进对方的视野中,时而聚时而散。林们则是那吹动蝴蝶飞舞的长风。而萧则是微风蝴蝶外一个安静记录的摄影师,通过萧的镜头,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蝴蝶纷飞的美好场景,更可以透过蝴蝶翩翩然飞舞,看到那蝴蝶眼睛里万紫千红的花儿。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而这正是片子的片名:芳华。千般美好,正值芳华。
影片传递给我们的芳华,便是相信爱情吧!
文工团解散的时候,众人含泪合唱。当唱出最后那句“我们再相逢”的时候,我觉得是唱出了整部片子的灵魂呐喊。不管生活对你怎么样,都要心存善良,对自己负责,对身边人负责,过好自己的人生,相信爱情吧。该遇到的终究还是会遇到。
回想到自己,就此一别,天各一方。愿彼此安好,望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