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校长用书
寻找教育的“最好”发生

图书简介:

作者:刘畅 等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定价:80元

编辑推荐:

中关村一小学课程体系的系统梳理;名校办学理念和经验的全面总结;中关村一小师生生态的全面呈现。

内容简介:

 《寻找教育的“最好”发生》凝聚了中关村一小课程改革以来的阶段性成果,不仅表达了一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也用扎扎实实地行动呈现了一小在课程建构、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学生发展及教师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有益探索,充分展现了一小师生“做最好的我”的精神气质。

作者简介:

刘畅,中关村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特级教师,留美教育学硕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学科落实情况监测指标体系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学校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督学。

  主持并参与1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近50篇,出版多部教育专著,主编系列丛书教材10余本。主持的实践研究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理念:“好”—我们的选择  2

一、“好”是对教育的理性沉思  2

(一)何谓“好”  2

(二)何为“好”  3

二、由“自主”走向“好”  6

(一)“自主”是对人的本质规定  6

(二)“自主”是葵园人的基因  7

三、在 N 种可能中找寻“好”  11

(一)基于问题导向的行动实践  11

(二)基于科学分析的课题研究  13

(三)基于深度思考的专业表达  13

(四)基于团队协作的分享交流  14

课程:课程样态,决定儿童的成长形态  18

一、素养·儿童,学校课程构建的基本出发点  18

(一)课程是儿童成长和体验的过程  18

(二)基于核心素养构建葵园目标体系  19

二、统整·优化,立体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 6-2-6 课程体系  21

(一)“六个领域”关注育人价值  22

(二)“两种方式”实现差异发展  24

(三)“六个平台”丰富学习体验  26

三、顺应·适切,以课程为阶梯提升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28

(一)融合课程:打开教育的“心墙”  28

(二)整合课程:学生在多元选择中学会对自我负责  32

(三)毕业课程:毕业有期,成长无限  53

四、改进·留痕,让学生的成长可见  59

(一)从“为了评价的学习”到“为了学习的评价”  59

(二)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  60

(三)基于课程追踪调查的学校课程评价  67

教学:聚焦课堂:让学习真实而持久地发生  72

一、教师心中的好课≠学生心中的好课  72

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75

(一)“六维”标准与原则  75

(二)问题导向的 Q-S-T 教学模型  78

(三)构建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79

三、引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80

(一)了解自己,明确目标  80

(二)关注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自觉性  82

(三)方法对了,学习才有价值  94

四、瞄准核心素养,抓住“思维”这个牛鼻子  100

(一)变思维“卡点”为思维“增长点”  100

(二)教师转思维,学生真思维  104

(三)思维的可视化、立体化探索  109

资源:学校不是一座孤岛,有限空间的再生长  118

一、打开教室—营造创意空间,让学习变得不一样  119

(一)打破教室界限,让学习变得好玩  119

(二)步入奇妙学科教室,触摸科技前沿  124

(三)亭台楼阁,学习随时、随处发生  128

(四)屋顶空间再造,让学习在空中“飞”一会儿  130

二、打开校门—教育不是孤军奋战,构建教育共同体  133

(一)中科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133

(二)科普资源群  133

(三)科学家课程  136

(四)10% 学科实践活动  140

三、打开云端—未来已来,准备好了吗?  149

(一)让教与学可移动  150

(二)让学生在校园的轨迹可见  153

(三)基于技术的学习方式变革  155

(四)互联网思维带来的转变  158

学生:寻找学生自主成长的“源头活水”  162

一、德性是一种力量,促进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163

(一)葵园的约定—“葵园少年”养成记  163

(二)微社团,学生自主成长的王国  169

(三)绿色评价机制,让道德自然生长  173

二、营造心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引航  180

(一)成长会谈,让阳光照进心灵  180

(二)心育课程,发现自我的可能性  183

(三)技术驱动,帮学生找到心灵归属感  188

三、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好”的教育合力  192

(一)家长学校的学生们  193

(二)智慧的家长导师  194

(三)可爱的家长志愿者  197

教师:“好”成就“大家”  200

一、研究教师:让每一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  201

(一)把教师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201

(二)“好老师”的构成要素—葵园教师核心素养  205

二、发展教师:唤醒生命的自主性力量  208

(一)管理走向引领:赋权、分责、搭台、激励  209

(二)标准走向个性:鼓励教师做“不拘一格”的事  212

(三)行政走向学术:聚焦协同创新的教师团队  219

(四)制度走向文化:学校文化谱系图  237

三、成就教师:在做事中看到意义  241

(一)作为教师的人 vs 作为人的教师  241

(二)教师专属课程  243

附录:“好”的教师诠释教育真谛  250

结语:学校,既是乐土,也是圣地  285

 

联系方式

  1. 李老师:17532028959
  2. 刘老师:17330255908
  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4.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版权 © 河北博苑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遨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