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图书简介:
作者:魏书生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书号:9787540788797
定价:59.80元
编辑推荐
想做好教师,先读魏书生。30年教书育人经验,影响一代师德师风。
全国各地演讲2000多场,风靡教育界,作品总发行量超过200万册。
教育经典,历久弥新。魏书生引领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方向,本书是他教育改革的精华集萃,是*畅销的班主任工作指南。经典的教育案例,精彩的教学生涯,感动了千千万万教师,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学习和研究魏书生。如今许多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回忆起初为人师熟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一点点落实到工作中的情景,感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教师读者说——
当我初次和它接触时,我觉得每个字,每个词,都是那么震撼人心!我拜倒在它面前,深深地反省,深深地折服。当我情绪低落,工作失意时,我不再抱怨环境,而是积极适应;不再止步不前,而是勇于实践。今天的我应该是全新的我,面对不幸也要用微笑来使它减半!这句话真好!
“埋怨环境不好,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方法太少。”在参加“我与班集体建设”课题组的学习中,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魏书生这句话的含义。“我与班集体建设”课题组的学习使我在班主任工作这一块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地发展。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了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魏老师将自己的教书育人与国家的兴旺富强紧紧联系起来,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他净化孩子的心灵,拯救民族的未来,实现国家的兴盛。他抱着感恩的心理,把工作看作是对党、对人民的回报,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守住心灵的宁静,做好平常事,做好本职工作,达到一心一意、把工作看成是品尝人生工作的欢乐的境界,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学生。他经常品尝着做教师的幸福和欢乐:培养出各种人才,感受师生真挚的感情,收获着大量教育科研成果。魏书生崇高的从教动机和幸福观奠定了他崇高的教育事业心。
魏老师养成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习惯。魏老师尊重学生的多种多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至善至美的人性与特长,拓展学生内心的潜能,唤起他们心底的真善美,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氛围,从而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决策过程民主化,教什么,怎样教,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办,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的较大的失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增强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魏老师的精神和思想,我认为魏老师的精神和思想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服务的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和发展观念。
学生读者说——
魏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使同学们懂得品味人生,珍惜时间,从此刻做起。
魏老师不但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正直、宽厚、上进的人,而且自己总是在悄悄地做着榜样,我佩服老师的毅力。老师教我们定了干,说了做,他每天也给自己下指标,定任务……这种精神也让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魏老师胸怀开阔,他的心似乎能容得下天地万物,从不因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为人大度。魏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处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魏老师在我的眼中,永远是一座高大的塑像。
每当想起魏老师或看到魏老师时,我心里就有一种兴奋的感觉。不仅仅是老师那张慈爱的脸给我以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魏老师的话语暖人心,能使人消除烦恼。短短半学期,记不清魏老师帮我解决了多少困难,因此,每当我望见魏老师的身影,心中便觉得无比亲近。
内容简介
30多年前,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魏书生以严整、科学、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新颖的互动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引领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方向。本书即他的经典著作,以班主任工作为主题,涵盖了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包括班主任的自身定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班级管理的人性化、自主化、个性化、特色化,高效的学习方法等,从指导思想到管理措施,再到工作细节,完美展现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别具一格的工作作风。
本书内容丰富,情感厚重,风格平实。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让人身临其境,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深刻的思考闪烁着师者的智慧光芒,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被广大教师尊为教科书。很多学校、教育局、*将本书作为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魏书生,1950年生,1978年起在中学任教,特级教师。先后担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市*副主任,市*主任、党组书记;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43项社会职务。他始终坚守教学线,坚持上语文课,兼做班主任工作,保持平常心,是教书育人的模范。
魏书生在全国各地做报告2000多场,上公开课1000多次,发表文章100多篇,主编、撰写20多本教育专著。
由于成绩卓著,魏书生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班主任”等殊荣,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五次、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称号。
目录
001 / 自 序
004 / 编辑的话
章 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002 /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004 / 多互助,少互斗
009 / 多学习,少批判
012 /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015 / 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019 / 专业阅读,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028 / 笑对人生
032 / 制怒,学生来帮忙
035 / 服装与发型
037 / 发展自己的长处
041 / 做园丁,当然收硕果
045 / 动力来自心的交流
——答同行来信思
047 / 附:致魏书生老师的公开信
第二章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052 /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057 / 关注国外科技动态
060 / 外国同龄人怎样学
064 / 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
067 / 35 年后的班会
070 / 站在月球上想到的
072 / 强者敢于承认不足
074 / “记者招待会”
079 / 广阔天地与“小马蹄坑”
083 / 两个自我
086 / 痛而后快
090 / 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
093 / 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
096 / 尊人者,人尊之
098 / 立足长处,培养自信
101 / 放声高呼:我能成功
103 / 学会驾驶大脑这部汽车
105 / 青出于蓝——三代师生共期盼
第三章 班级管理人性化
108 / 条条大路通罗马
112 / 写日记——道德长跑
119 / 将近10 岁的《班级日报》
128 / 每天点一盏思想的灯
131 / 有三部分内容的座右铭
135 / 治病救人周
137 / 控制“三闲”
141 / 学生座位自愿组合
145 / 班级要做到“八有”
147 / 一粒瓜子壳1000 字说明书
149 / 播下关心的种子
151 / 开出了哭声的班会
第四章 日常管理自主化
154 / 选好常务班长
160 / 设立值周班长
161 / 设立值日班长
165 / 养鱼负责人——鱼长
167 / 养花负责人——花长
169 / 炉长
172 / 桌罩,专人负责检查
174 / 鼓励学生自荐
177 / 劳动不吃大锅饭
181 / 大扫除15 分钟结束
183 / 一分钟全班调好座位
185 / 两分半钟收好书费
187 / 班规班法
第五章 个案处理个性化
200 / 送别中教《送别》
203 / 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
206 / 孩子,请与我同行
208 / 犯错误,写说明书
213 / 犯错误,写心理病历
216 / 犯错误,唱歌
218 / 犯错误,做好事
221 / 选举“闲话能手”
224 / 说话接力本
226 / 糖衣药片和顺耳忠言
229 / 信为心之声、心之桥
232 / 于反复之间求上进
235 / 有时也需要留下学生
238 / 教师是亲子关系的黏合剂
第六章 集体生活特色化
242 / 变“?”为“!”
245 / 每天100 次仰卧起坐、俯卧撑
249 / 跑进快乐天地
250 / 游戏课
252 / 课前唱响一支歌
255 / 轮流教唱歌
259 / 摸鱼
261 / 打雪仗
263 / 河面上的接力赛
265 / 新年联欢会
270 / 寻找春天的踪迹
273 / 春到双台河
276 / 开荒种地
279 / 研究自身生物钟
第七章 高效学习有方法
282 / 培养学生的效率感
288 / 高效学习日
291 / 推开犹豫,雷厉风行
294 / 45 分钟写完2420 字
297 / 用好“边角余料”
301 / 一分钟竞赛
304 / 无规则数字板——提高注意力
306 / 语文课——学生自己讲
308 / 考前“独往独来”好
310 / 忠实于自己——考试不作弊
第八章 写在教育边上——日记摘抄(228 则)
314 /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26 则)
317 / 胸怀·人际关系·思想方法(25 则)
320 / 事业·奉献·务实·惜阴(39 则)
325 / 教育改革·教育管理(26 则)
328 / 知人·育人(48 则)
333 / 开发大脑资源(5 则)
334 / 教学民主(13 则)
336 / 语文教学(31 则)
340 / 培养自学能力(15 则)
342 / 结束语